找到相关内容137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付出表示富有 索取就是贫穷

    地狱之门。都不能究竟脱离苦海。惟有接受佛陀的教育,懂得布施的真正含义,在于无相布施。也就是布施中不求回报。奉献后没有索取。行菩萨道,撒菩提种。用清净、平等、慈悲的心行布施,将来的果报才会更殊胜。出轮回、了脱生死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。 我赞叹,世间善举,更赞叹无私奉献菩萨行。作为修学佛法的我们,赞叹之后,自己该如何修行,这一点应该是最重要的。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行布施。用什么样的心行布施,是否时时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2875100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不着相?

    诸佛如来在经教上教导我们,因戒得定,持戒的人心地清净,断恶修善。佛教总纲领的地方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这两句就是持戒。诸恶莫作是「止持」,一切不善的不可以做、不可以说;不但不能做、不能说,念头都不可以有,止持。众善奉行是「作持」,你必须要做的,不善的不能做,善的一定要做。 断恶修善从这儿下手。慢慢功夫成熟了,佛再教你离念,就是离执著,断恶不执著断恶的心行,修善不执著修善的心行,你才能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1677379.html
  • 心恼故众生恼,心净故众生净

    调心,不善观察于心,纵容心行,导致于三界中,或转轮为人、天人、阿修罗、灺狱、饿鬼、畜生种种果报现像。   所以,心恼故众生恼,是说众生因心行的染污,而导致所见的负面现象--生老病死忧悲恼苦--循环不息...

    净达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679216.html
  • 《净土指归》所讲的十种信心——净空法师

    旁边,照顾他、保佑他。 九、念佛之人,十方诸佛同以神力护念。“念佛”不是口念,念是“今心”。你现前的心与佛心、佛行相应,就是念佛人。如果是口念,心行不相应,就是古大德讲的:“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”,所以心行相应才是“念”。你的心是佛心,“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”;你的行是佛行,“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、十愿”,如此念佛,方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,一切龙天善神拥护。 十、净土寿命无量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34982023.html
  • 发心是一辈子的承诺

    大悲为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。”   济群法师说,发心的困难,是在于发得准确,发得长久。这和“做一件好事容易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”同理。心行的力量源于积累,发一次只有一次的力量,况且这一次还未必发得准确。法师开示,正是要帮助大家持续、准确地发心,通过见、定、行逐步巩固自己的发心。其中,见是用于调整心行,定和行的实践,则使菩提心在心行中产生稳定、持续的作用。如此,使菩提心的力量日渐增长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1888615.html
  • 唐僧的紫金钵盂

    以见性成佛,当然就用不着“有字的”经;而念经也就只成了愚人的事,所谓“迷人口念,智者心行” 。《西游记》正是本南宗顿教之义,以孙悟空为顿悟的代表,一则写他听了菩萨说“悟空,菩萨、妖精,总是一念;若论...打搅,而不重“心行” 风气的不满。也就因此,唐僧回东土交付经卷已毕,“长老捧几卷登台,方欲讽诵”就有“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‘诵经的,放下经卷,跟我回西去也。’”不早不晚,刚好在“方欲讽诵”时打断,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0641589.html
  •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

    之具体内容及精神对于大、小乘之不同修行方法与态度作一反省与检讨,并希冀对于一般认为代表大乘菩萨慈悲心行的“留惑润生”与“众生不尽誓不成佛”思想作一探讨与厘清,以具体显示慈悲喜舍四心之“无量”义,并由之...”之弘愿的批评,则引发了笔者一些反省:大乘佛教对于“慈悲喜舍”四无量心之具体说明为何?此四无量心与大乘菩萨救度一切众生的广大弘誓有何关联?又“留惑润生”之确实含义为何?菩萨之慈悲心行与“留惑润生”有何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0779106.html
  • 与西园寺弘法部居士一席谈

    代表最初阶段的完成。修行,是要转迷为悟,转凡成圣,这就必须摆脱现有的凡夫心行。所以,我们不只是在学一种知识,而是在学习改善生命的技术。   在此过程中,需要逐步调整心行,调整生命轨道。我们有种种心理...微不足道的。看清这个真相,我们还有兴趣为此付出一切吗?   【《道次第》的学习,应围绕这两个项目展开,一方面是改变观念,一方面是调整心态。】   学佛,关键是将佛法正见落实于心行。在这方面,《道次第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294958.html
  • 华严发菩提心文

    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愿成佛;为...清净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愿成佛;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愿成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1953766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的四力忏悔

    上师三宝,须臾不离,以上师三宝为真实救护处;又应发广大菩提心,誓愿学习诸大菩萨的广大心行,担负众生无知所犯的罪障。好比患病的人,若想治好病症,必须依靠高明的医生,和对症下药的药方一样。   ㈢对治力...

    修慧法师编述

    |忏悔|四力忏悔|对治|业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0/2143504158.html